首页 >> 文县卫矛

长春974亿公斤粮食产量背后的科技支撑大参

文章来源:传奇农业网  |  2022-08-03

长春97.4亿公斤粮食产量背后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期间,长春市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提高单产、保证总产、提高装备、改善条件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重大增产技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好消息日前从长春市农委传来:2015年该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实现97.4亿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2015年,长春市出现了严重的伏旱,但粮食生产仍取得了丰收。这说明箕人市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一定改变。箕人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4年,长春市同样出现了伏旱,但粮食产量仍达到96.8亿公斤,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目前,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步提升到90亿公斤的水平。 粮食连年丰产,离不开重大增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十二五期间,一项项农业科技不断为黑土地注入新活力,浇灌出丰产之花。 121个高产示范片——集成应用多项先进技术 虽然今年天气不太给力,但我家苞米产量没受太大影响,这多亏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看着家里装满玉米的粮仓,九台区西营城街道农民吕占军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连连点赞。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机械深松,让玉米根系下扎,有利于其后期生长所需的水、肥供应,提高抗倒伏性和抗旱性。2015年,长春市共落实保护性耕作面积16.3万公顷。 而在五年前,保护性耕作对很多农民来说还是一项非常陌生的技术。2011年,市政府把保护性耕作确定为全市农业重大推广技术之一,在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中重点立项,以项目带动示范推广,当年共推广了2万公顷。之后的几年里,这项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成为旱作农业的发展方向。 从2万公顷到16.3万公顷,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的飞跃是我市大力推广增产技术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推广了玉米保护性耕作、高光效栽培示范、玉米螟生物防治、水稻钵育机插、旱田节水灌溉等一系列重大增产技术,建设了121个国家级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集成应用多项农业先进技术。 10.9亿元投资——大手笔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冬季,榆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被白雪覆盖。这个占地130多公顷的示范园,设置了品种测试区、品种区域实验区、品种展示区、高产攻关示范区、玉米肥料实验区、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蔬菜瓜果采摘园区等7个功能区,集中展示了农业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和田间管理新措施。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这里已经成为农业科技转化的重要平台,引领榆树不断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程。 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头羊,示范区担负着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使命。除了榆树、农安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从2013年开始,长春市围绕重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节水农业技术、全程机械化、生态循环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土地集约化经营等8个领域,规划建设了1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截至2015年年末,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试验、示范、引领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100个机艺结合示范点——高产田平均增产15% 2015年一共托管了601公顷玉米,湿粮每公顷产量为31000斤,折合成干粮是26000多斤,这个产量我挺满意!临近岁末,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卓开始盘点2015年的收获。他把好收成归功于技术和农机的配套使用,合作社现有60多台农机,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在夏天的植保中,我们还租用了小型农用飞机开展喷药作业,成为全省首个开展玉米航化作业的合作社。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增产增收的技术手段。2015年,长春市建设了100个机艺结合示范点。实用增产技术与先进农业机械的组装配套集成应用,让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高产田平均增产15%,中产田增产7%,每公顷增效2000元以上。同时,长春市现代植保水平也明显提高,2015年开展农业航化作业试点面积13.3万公顷,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招聘网

招聘

找工作

招聘

找工作